由我公司承建的益婁高速第十一合同段地處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城鄉結合部,這里居民集中,地方環境極為復雜。項目部進場以來,公司和項目部領導及相關部門在臨時征地方面集中精力做了大量而艱苦的工作,在婁底市紀委,市優化辦,婁底市經濟開發區的支持和推進下,于六月開始,在位于 K92+047 右側婁湘公路旁進行混凝土拌合站,試驗室,鋼筋加工棚”三合一”場地的施工建設。三合一場地的建設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場地左前方為鋼筋加工場,右前方為標準試驗室區域,場地中間至后方為攪拌機主機及儲料場的位置,整個場地除鋼筋加工場區域不設置縱橫坡度外,其他區域場地在平整壓實后按從右至左設置約1%的橫坡,縱向沿著大門至儲料場方向設置約0.7%的縱坡。拌合站右側及后方填方段分別設置漿砌片石擋墻及矮腳墻,場地四周設置排水溝,場內建筑滴水及自然水匯集于鋼筋棚后方區域,經沉淀池沉淀后排出。拌合站其平面布置草圖如下:
從6月28日的破土動工到 10月28日, 隨著最后一次硬化混凝土澆筑完成,歷時四個月,三合一拌合場地的主體建設基本結束。三合一場地建設主體結構物施工主要分為三大部分,鋼筋加工場的建設,混凝土拌合站的建設,試驗室的建設。
鋼筋加工場位于場地左側,按照工廠化 、集約化、專業化的要求進行選址和規劃的高標準的鋼結構加工場。場地長80米,寬26米,按標準化建設的要求,鋼筋加工場包括鋼筋存放區,鋼筋加工區,半成品存放區,成品存放區,廢料存放區五部分。鋼筋加工場原土基在壓實平整后在上鋪筑了約375px厚的碎石墊層,再用標號為C25的混凝土對其縱向分板硬化,硬化的平均厚度約15公分。鋼筋加工場鋼結構施工隊伍從8.24進場,期間鋼立柱的加工、鋼立柱的吊裝焊接,以及用彩鋼瓦進行封頂和四周的包邊處理,直至9.24號鋼筋加工場主體施工基本結束。歷時約30天。
混凝土拌合站的建設主要分為儲料場的建設、設備基礎的施工建設,攪拌機等相關設備的安裝調試及標定三大塊。
儲料場施工。儲料場由5個寬15m,平均長度40米的料倉組成,總面積約3000平方。料倉與料倉設置寬1250px,高為6500px標號為C30的現澆混凝土隔墻。主要施工流程為鋼立柱基礎及隔墻地梁基礎的施工,鋼立柱吊裝焊接,料倉隔墻模板的安裝,料倉隔墻混凝土澆筑,彩鋼瓦的封頂及包邊,料倉場內的硬化。儲料場的施工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兩點:1、場內地面硬化時注意對地面縱橫坡度的控制以及隔墻下方滲水孔的預埋 2.隔墻模板的加固。為了防止在混凝土澆筑時因混凝土側壓力而引起模板的脹模爆模現象,模板加固時要注意選擇較牢靠穩固的受力點。填方處臨時加固樁在混凝土澆筑時因土質的不密實,在澆筑過程中受側壓力影響易松動移位而引起模板的脹模,走模的現象。
設備基礎的施工主要包括配料機基礎、斜皮帶基礎、水泥罐基礎、控制室基礎臺座的施工。這一塊的基礎墩臺大大小小總共有78之多,量多且雜,且一些小的柱式基礎在澆筑時,因混凝土的量的把握不準很容易導致頂面標高的控制不準確。所以基礎墩柱施工的重中之重就是對基礎標高、和基礎平面位置的控制。為了防止標高的失誤,更應該在澆筑完成之后馬上對澆筑完的實體進行標高的復核,避免因頂面標高的失誤給后續的工作帶來返工,窩工的現象。
混凝土攪拌機等相關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混凝土攪拌機的主要設備主要由配料機、傳輸帶、控制室、儲料罐、等組成。在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施工機械的安全文明施工,在吊裝焊接過程中要派專人指揮,專人操作。確保承重受力部位的焊接處的焊接長度和焊接質量。在與場內的其他施工交叉進行時要,特別要注意對機械操作員進行交底,防止在交叉施工和施工機械行進過程中對設備產生碰撞,帶來不必要的損壞。
試驗室板房區域寬13.3m ,長度33.8m,中間設置2.5m寬過道,試驗室活動板房采用防火隔熱材料建設而成,周邊設置排水溝,其排水與整個場地的排水系統相通。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價近30萬元,主要包括恒應力全自動壓力機,噴淋式養護室設備,微機全自動萬能材料試驗機等一系列的高標準的儀器設備。其平面布置及大概尺寸如下圖:
耗資近800萬的鋼筋加工場,工地試驗室,混凝土拌合站三合一場地的建成,標志著我部為標段現場結構物鋼筋的加工制作,為標段的混凝土生產和提供及整個項目的繼續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萬事開頭難,不過益婁十一標項目部員工在公司及項目領導的帶領下,已經成功的邁出了一大步。混凝土拌合站三合一場地的建成,意味著益婁十一標項目的建設這一場硬仗的戰號已經拉響,雖然前路有很多的艱難險阻,但是我們齊相信在公司和項目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我們有信心取得最后的勝利。(益婁11標項目部:朱建國/文)
攪拌站全景圖
掃一掃關注我們